甚至他们还把凯乐石和新势力汽车、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机涨价放在一起对比,表示越来越看不懂国货怎么越来越贵了。
▲超过6成受访者的冲锋衣购买预算仍在900元以下。 图片来自:DT研究院调研
与此同时,只要有这种声音出现的时候,大概率又会有一波人跳出来,反驳他们定价就是市场行为。你不爱买可以不买,反正像大坡王和Mont冲锋衣配色款式慢慢的变多,并不缺受众。
不过,国产户外品牌的一些产品定价慢慢的升高确实不是凯乐石个例,近期发售的各种“甲”、“壳”,你仔细研究价格都不便宜。
显然不是。但他们更清楚的是,要让品牌力和行业变得更好一点,他们要逃离这个所谓的“性价比“圈层。
为什么有人抱怨凯乐石涨价,因为我们对于国货的印象除了便宜、便宜还是便宜。
有一类是品牌忠实粉丝,比如某些国际大牌。不管他们想买冲锋衣、背包还是皮肤衣,跑鞋,他们就认准那一个logo。
其实到了这样一个时间段,用户已经不太去研究产品性能了。因为他知道只要选择这个品牌就没什么太大问题,更与场景无关,哪怕只是去逛街穿,他也愿意选这个品牌,减少时间成本。
另一类是价格敏感型,他们的目标对象大部分是国产户外品牌。买产品时要货比三家,认真研究自己每一分钱是不是花的超值,是不是能在双十一双十二买到全网最低价,至于品牌忠实度,等于没有。
所以当凯乐石的冲锋衣开始卖到2000+时,大家下意识的就会把它和第二类赛道的产品做比较。
哪怕你真的从压胶、面料到设计都接近贵好几倍的冲锋衣,但在性价比消费圈里,这根本不是他们在意的焦点。
你觉得冲锋衣用上GORE-TEX,抓绒用上Polartec,是高性能是对用户负责,但结果是用户觉得贵,第一印象是你飘了。
所以凯乐石才要涨价,才要跳出这个性价比赛道,不再费心费力跟你们一起打价格战了,不想再出现在落魄商场的一楼户外品牌特卖会了。
户外品牌现在层出不穷,又想涨价又想让我们消费者认可,除了做好产品以外,还真得多动点心思。
为什么国际户外品牌影响力这么大,靠的只是产品研发吗?为什么站在头部的永远只有那么几家,人们一谈“某某三宝”就会想到它们的名字?
去年我们就说过,蕉下为什么那么火,因为他们把大部分开支都花在了广告和营销上。
而这些营销费用从哪里来,是从毛利里来的。有了高毛利率你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你在做的事情。
还是拿冲锋衣举例,对于内行人来说,一件冲锋衣的成本显然不低。高端的面料专利都被外国人卡脖子了,再加上如今冲锋衣国家执行标准又很严格,还有防水拉链、压胶工艺等等。
那为什么消费者对于国产冲锋衣的期望就只能在900元以内呢?或者说国内品牌是做不出来高端的冲锋衣吗?明显不是,要不然我们世界工厂的名号是怎么来的。
如果真要说这么多好的国产户外品牌做不出来,那只有一个可能性,溢价能力不够,毛利实在太低了。
即便你的产品做的再好,再用心,因没有利润,你就只能省着过日子,最好的结果是成为某某品牌的平替。
尽量降低价格,减少成本,品牌的售价是压下来了,用户也买单了。可是客户身边看的都是国际大牌的营销广告,只是没钱的时候觉得你良心,真到一有钱了,马上就会奔赴那些户外大牌。
因此除了产品做得好,你还得推广得好。让用户随时打开社媒,打开朋友圈广告位,都能看到你的产品,让用户觉得穿上这个品牌除了性能放心,还能成为中产新三宝五宝。
所以凯乐石决定涨价,也必须涨价。涨价了,毛利率才是跳出性价比圈子的一座天梯。这样,品牌才有机会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输出,或者叫叙事方式。
毛利低,你只能在社交平台上自己编叙事方式,“轻户外”、“硬核户外”、“潮流户外”。毛利率上来了,才能实打实的在线下培养户外社群。
不然你觉得,凯乐石每年赞助国内外大型赛事100余场,与肯道尔合作举办山地影像计划,还包括全国攀岩之星计划这些,钱是从哪里来的?
我更愿意让低溢价的国货割,起码在买到产品之外,没准哪天我就能加入到品牌投钱举办的这些赛事中。
不妥协,不打折,价格高了,利润大了,还意味着有更多的钱投入在产品研制和设计里。
所以厚底跑鞋开始流行了,冲锋衣开始火了,大家都开始穿了,但为什么都是让国际大品牌占得先机?
当然这样的一个问题有点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,是先有好的设计才有底气卖的贵,还是卖的贵了才有更多精力投入设计,但有一件事能确定,没有高利润率,还弄出来一大堆sku,不抄的话你哪有那么多成本请设计师研发测试?
比如Alpha SV,是始祖鸟的设计师实打实的在高山上测试研究出来的,人力物力费钱不?
又比如La Sportiva,他们的设计师有些都快成为家族式了,爸爸设计完了儿子继续接班,一代代更新,所以才能在市场上占了重要份额。
这一切,靠便宜靠性价比能玩得起来吗?假如没有了利润,它们有可能完成这些事吗?
拿远的比,小米手机原来够便宜了吧,当小米后来涨到快跟苹果一个价时,快被粉丝骂死了。可是,小米拿了钱投入到芯片研发、提高原来被吐槽的产能后,现在依然卖的就好好的。
拿近的比,自由之魂的帐篷挺贵吧,但人家就是坚持高售价、高质量、高产品投入,现在不仅在国内认可度慢慢的升高,还出海到国外赚去户外行业发达国家的钱。
只有坚持不打折不降价的国货们,才可以给售后多一点预算,给产品研发多一点预算,给经销商多一点利润空间。
这是为了以后多给自己一点生存空间,让国内户外圈未来也能多出一些icon级别的单品,让我们以后也能多跟跟国货的风。
最近,凯乐石的大坡王也开始有平替,说明凯乐石的产品研发真的逐渐立住了,国货不再是做另外的品牌的平替和plan b了。